这是最突出的早期症状,与正常衰老的 “偶尔忘事” 有本质区别。患者会频繁忘记刚发生的事 :刚放的钥匙转身就找不到,刚吃过的饭坚称 “没吃”,常去的地方不记得路,刚说的话下一秒就记不起。随着病情进展,远期记忆也会受损:忘记自己的生日、重要节日,甚至叫不出朝夕相处的家人名字。
良性健忘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区别
良性健忘:常因繁忙或注意力分散导致,经过提示即可回忆起,不影响正常生活。
阿尔茨海默病:患者会遗忘近期乃至远期的重要信息,甚至不认识亲人,无法正常交流,最终严重影响生活自理能力。同时,患者往往缺乏自知力,难以意识到自身存在记忆问题。
2.认知功能减退,影响日常生活
认知功能涵盖计算、语言、定向等多个方面,一旦受损,会严重影响日常生活:
计算能力下降,简单的 “买菜找零” 都成难题。其次是语言表达障碍,说话变得 “颠三倒四”无法准确表达。
3.精神行为异常,出现精神疾病症状
患者的情绪和行为会出现明显改变,家人常觉得 “老人像变了个人”,开始出现精神疾病症状,如抑郁、焦虑、幻想等。
4.生活能力下降到无法自理
随着病情加重,患者的自理能力会逐步丧失:
早期:无法完成复杂任务,比如不会用智能手机视频、不会操作家用电器、不会理财;
中期:基本生活技能受损,穿衣分不清前后正反,洗漱时不知道先刷牙还是先洗脸,吃饭会把饭撒得满桌都是;
晚期:完全依赖他人,无法自行进食、上厕所,甚至不会翻身、吞咽,需要 24 小时专人照护。
阿尔茨海默症=老年痴呆吗?
“老年痴呆” 是俗称,是大众对老年人出现记忆减退、认知障碍、生活不能自理等症状的俗称,更偏向于描述一种 “状态”,而非严格的医学疾病名称。
阿尔茨海默症是医学疾病,是明确的疾病名称;不过,出现 “老年痴呆” 症状的人群中,阿尔茨海默症是 “老年痴呆” 最主要的原因,占比60%-80%。
如果出现症状先就医,明确病因是关键:老年人出现记忆减退、认知障碍时,不要直接归为 “老糊涂” 或 “阿尔茨海默症”,需及时到神经内科或记忆障碍专科就诊,通过认知评估、脑部影像(如 CT、MRI)、血液检查等,区分是阿尔茨海默症,还是其他可治疗的认知障碍 —— 毕竟,不同病因的应对方法和预后完全不同。
哪些因素可能导致阿尔茨海默病?
1、遗传因素:部分人群因携带特定基因而增加患病风险。
2、疾病因素:患有糖尿病、高血压、血脂异常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更容易罹患阿尔茨海默病。
3、头部外伤:头部撞击会导致脑损伤,可能增加今后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。
4、不良生活方式:阿尔茨海默病有年轻化趋势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关系很大,酗酒、吸烟、熬夜、肥胖等人群可能会增加患病风险。
如何预防阿尔茨海默病?
应改善不良生活习惯,保证充足睡眠,规律参加体育锻炼,避免吸烟,合理饮酒。
同时,要多动脑、多参与社交活动,通过下棋、打牌、书写等认知训练延缓脑功能衰退。科学合理的手部运动可以促进脑部血液循环,延缓脑细胞衰老,对预防阿尔茨海默病具有积极作用。